李彦宏和宗庆后两位大佬开撕,原因竟然是因为这个
「活都机器人干了,还要人干什么?」
「到时候,世界上莫非只存在两种人?机器人和做机器人的人?」
「那现在码字写稿的小编将来会去哪?是不是也被机器人抢了工作?」
广大工作者的未来生计问题,让哇哈哈董事长宗庆后很是操心。在两会上,他和百度公司 CEO 李彦宏开撕,撕的内容正是「人工智能」。
宗庆后认为,「实体经济是富民强国之本,互联网无非是一种技术或平台。」他最担心的还是,「所有的工种都机器换人,不要是不工作不思考,不就变傻瓜了吗?」
不过李彦宏是个乐观派,对人类的智商还保有信心,「人一周工作2天、休息5天不也可以嘛!」
李彦宏非常看好人工智能,他相信这个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上有很积极的效果,比如今年他在两会中提到的「人脸+打拐」,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帮助解决走失儿童问题。
我们熟悉的人脸识别有人像美颜、刷脸支付……它是如何实现快速找人呢?
记不记得《最强大脑》上人机大战的主角小白,它就是百度搜索大家庭创新的一个智能实体机器人,它的特长是具有比人眼高出数倍的识别速度和准确率。
节目中,和小度 PK 的是凭 31.02 秒就可记忆一副无规则扑克牌的人类代表王峰 ,双方比拼人脸识别,从一张童年照找出十几年后的少女,难度系数之大,因为识别对象中藏着一对双胞胎。
王峰主要通过看嘴角、耳朵的相似度来辨认,因为是跨年龄识别,他还需要运用推理能力。不过对机器人小度来说,识别是更多基于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它看见的不是一个图形,而是一些按数字 1 和 0 记录的像素点。最后小度凭借万分之一的细微比率差识别出双胞胎二人,惊呆一票观众。
也就是说,有了这样的人脸识别技术,即使失踪儿童长大后外形改变,也是有希望帮走散的亲人团聚的!比起人眼盯着监控画面反反复复的细细搜寻,这样找人果然「高效率」!
2015 年打拐题材的电影《失孤》,讲述了山东聊城郭刚堂十多年来寻找儿子的故事。他骑着摩托找遍全国,去到了除新疆、西藏外的所有省份,走了 40 万公里路,能去的地方他都去,能找的角落他也绝不放过。十多年了,他一直在路上,不敢松一口气,因为只有在路上,他觉得自己在做父亲。现在看原始的找人方式简直是大海捞针,真的希望人脸识别快快解救这些家庭,擦去他们的眼泪。
儿子郭振被拐走之前的最后一张照片,照片被印在摩托车的旗子上。
中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世界领先,不过要知道,人脸识别只是人工智能的冰山一角,现在人工智能已经进入爆发期,各行各业都在寻求应用机会。从手机到 3D 打印,从谷歌眼镜到全息投影,就连一键美颜的美图 APP 都离不开人工智能。
不过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可不是服务与被服务这么简单,人工智能不只让你笑,也能让你感到危机重重。
人工智能就像是人类的新器官,一种大脑的延伸,当我们的工作生活都变得离不开 它时,就会更加依赖智能产品。
比如,和你抢工作的已经不是人而是机器人了!
再或者,因为搜索引擎大数据的处理,你接触到的信息世界越来越小,搜索过什么,就推荐什么,不搜索的信息,好像不会再弹进页面,除非你的大脑想起它们来。
埃隆·马斯克曾说,借助人工智能,我们将召唤出恶魔。霍金说过,人工智能是最美妙的事,也是最糟糕的事,按照技术远超生物的发展速度,人工智能将威胁人类生存。
人工智能真的会取代人类吗?如果它做了我们的工作,那人类要去哪里找事做呢?

你此刻的心情
-
47
-
1
-
3
-
8
-
1
版权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非设计癖的文章,目的在于传播,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凡本站所发布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还是那句话,用之正则正,而且世界的发展必然向前,绝不向后
我家里的新空调是Wi-Fi操控的,极大的方便性。
我觉得学习的时间富裕了,
我们不用担忧人类的未来,因为这是一种趋势,毕竟: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我们工作,却不能代替我们思考;可以代替我们执行,但是不能代替我们下达指令。
对于人工智能,虽然有很多的争议,但是在我看来,它仍是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我并认为人工智能有什么不好,只是,在人工智能超越人类之前,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就好。
人工智能的确对未来的发展很有帮助,但这也会导致很多人失业。
愚以为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被完全取代的。
让人类工作两天,休息五天~这个是王道!应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