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700年的古建筑,屡遇洪水而不倒的秘诀竟然是……
最近,南方洪水真是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火车开不动,飞机上不了天,很多人叫苦不迭。
其实,不止我们,面对洪水和暴雨,很多文物古建都频频遇险。
虽然在暴雨来临前,国家文物局和各省文物局就做了准备,但是奈何雨势太大,已经经历了几百年风吹雨打的文物古建也支持不住,出现了墙面渗水、屋顶漏水等情况,有些甚至发生了坍塌。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产遭受天灾,也真是令人扼腕痛惜。
但是,在湖北省鄂州市有一座建筑却让文物局工作人员很省心, 前几天,长江 1 号洪峰过境湖北,洪水已经完全进入了建筑内,但是它却依然屹立不倒,据悉,在 1998 年洪水时它也安然无恙。
这就是观音阁,它始建于宋,完成于元朝,距今已 700 多年的历史,2006 年被列入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地理位置险要,有「万里长江第一阁」之称,而它屡遇洪水而不倒的秘诀是什么呢?
首先是观音阁的基座很坚固。在鄂州市小东门外大堤俯瞰长江,能看到江心有一座巨型的礁石,因为外形像龙,所以被称为「龙蟠矶」,观音阁就建立在这个龙蟠矶上。陆地上的泥土会被洪水冲垮,礁石怎么可能被洪水击碎呢?
其次是观音阁的走向,与一般坐北朝南或者坐南朝北的建筑不同,它是坐东朝西而建,与长江水流动的方向是一致的,能够有效缓解水流对于建筑的冲击。
最重要的是观音阁本身的建筑外形。观音阁的正门前有一面墙,呈现着船舷一样的弧形,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这样的弧形可以将水流的冲击力分散到两边,不仅可以减缓水势,还能顺势泄流。这面墙被大家形象得称为「挡水墙」,整座观音阁也正依赖于这面墙的保护才能度过洪水这个天灾,还形成了一大景观,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观音阁的存在说明古代鄂州工匠不仅对于当地的气候特点有着深入的了解,对流体力学也有着熟练运用,这都让现代各界建筑设计师折服,很多人在这里驻足停留,研究它的建筑特色。
你是不是也被古代工匠的智慧惊到了呢?
图片来源:新浪旅游

你此刻的心情
-
479
-
7
-
4
-
4
-
5
版权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非设计癖的文章,目的在于传播,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凡本站所发布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我老家
古人比现代人聪明太多了
UC震惊部震惊系列!
多学学古人
现代的房子应该学学老祖宗的智慧啊
我是被现代工匠的智慧惊到了……
这是不是属于违建?有木有房产证~
《震惊!!中国700年的古蟠矶,遭受超强洪水而屹立不倒的秘诀居然是…..!???》
这投票的部分不是这篇文章的吧。。。
看这标题,编辑部挖了个UC人才?
被你发现了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