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美院夫妻档,他们的「泥菩萨」订单都排到3年后了
梦想和爱情冲突吗?
如果一对夫妻,他们既是恋人、又是朋友、还是追求同一个梦想的同路人,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比如许明笙和朱悦。
看两个人的造型,你猜出他们的职业了吗?
这对 90 后年轻的小夫妻是泥塑艺人,他们做的泥菩萨特别出名,手艺精湛,好评如潮,还入驻了淘宝直播,据说他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三年后了。
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就是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这种手艺对手艺人的绘画功底要求极高,不过对于 90 后许明笙和朱悦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儿,他俩是名校出身,许明笙毕业于中国美院雕塑系,朱悦毕业于中国美院服装系。
经过专业学习的两个人毕业后并没有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想留在大城市拼搏,他们果断地回到了家乡。
原来一心想回老家的许明笙,是因为心里藏着一份执念,他的祖辈就是从事「塑菩萨」行业的,这个越来越罕见的中国传统技艺,正面临着缺乏传承人的窘状,他不想看到这门手艺就此消失,于是带着女朋友朱悦回到浙北的一个偏远山村——吴兴区埭溪镇沙滩村,决定把这个祖传手艺做下去。
这就是「泥塑小夫妻」的小工坊,看上去是两件很简陋的屋子,不过里面可放了不少宝贝。
这间放着好多泥塑作品,每一件都是夫妻二人精心打磨制作的。另一间堆放了各种原料和工具。
正在调制漆色的许明笙
许明笙说,「泥塑的流程很多,可以分成好几十道工序,要想每一个步骤都掌握,真的需要很多年才行。」
做泥塑的确是一个需要强大耐心的工作,比如许明笙在做这个 7 米高的东岳大帝,差不多三四层楼那么高,想象一下,当许明笙爬上 7、8 米高的架子,站在东岳大帝的脸前时的画面……
要想把泥塑神态整体制作好,他必须要爬上爬下几百回,来把一个小小的细节修改好,这样东岳大帝的神情才能刻画准确。
许明笙对泥塑的热情和执着从小就埋下了种子,他的爸爸就是一个泥塑艺人,他从小就学画画,10 岁的时候跟着爸爸跑到庙里去做泥塑,工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高中的时候,他读了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其实在那个时候,他就很确定未来要做什么了。
许明笙和生父的作品《张勃治水》
也因为从小的接触和积累,毕业没多久的许明笙现在已经是一个比较有经验的泥塑手艺人了。泥塑的环节很多,比如刚开始的选料、定木匠,还有对泥的处理,有的需要加稻草来增加牢固度,细泥则需要加棉花,这样做出来会精细一点,之后会经历打磨、贴布、上底漆、彩绘、贴金……许明笙对每个环节都很熟悉,甚至对每个步骤都有自己的理解,从泥塑的人物形态上,到制作技艺效率的改善。
这尊 5 米多高的财神像是许明笙最好的作品,整座泥塑整整花了半年时间
他现在是家里做泥塑的主力,朱悦则是跟着他到处跑来跑去的贤内助。刚开始朱悦是因为爱情才接触泥塑这行的,但这条路走着走着就发现了其中的乐趣,也因为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获得了心中一直想追求的那份满足。
这份相识于高中、相恋于大学的纯真感情,也在泥塑中,你浓于我,我浓于你。
为了更好地把泥塑做好,「泥塑小夫妻」没少花心思。老一辈的泥塑用的是油漆,效果很亮但是对人体有害,他们再换了好几种涂料后,选定了一种半防水涂料,保证质感的同时,也实现了环保、健康的需要。
泥塑的所有颜色都是两人一起调制的
虽然纯手工制作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要比机械制作多百倍,但在这个快节奏快消费的社会里,手艺人们都不愿放弃心中所念,就像许明笙,这才是匠人本来的样子吧,你说呢?
图片来源:微博

你此刻的心情
-
378
-
5
-
2
-
3
-
0
版权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非设计癖的文章,目的在于传播,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凡本站所发布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越来越少有年轻人愿意传承匠人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