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共享公寓,我有点开始羡慕 MUJI 员工了……

5年前发布

此次「 CHINA HOUSE VISION 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于 2018 年 9 月在北京鸟巢举行。本次大展汇集了 10 位中外建筑师或团队,他们与 10 家企业共同打造出了理想中的「未来之家」。展出了 10 座 1 : 1 大小并可亲身体验的展馆,带您领略属于未来之家的无限可能。

15

CHINA HOUSE VISION 探索家是一个思考中国未来生活形态的平台,也是一个首次尝试将建筑、设计、科技、制造等多个产业跨界合作的项目。它从中国现代生活及居住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将发掘出的个体智慧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从中探索未来生活的形态,并对未来居住环境的种种可能性做出深度思考。

10
在很多大城市,许多人每天光是通勤就要花费两至三小时的时间,睡眠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无印良品董事总经理山本直幸先生表示,不论是北京,还是上海,对年轻员工来说,物价都非常高,房租压力大。无印良品希望能从公司角度帮助他们缓解住房压力,考虑建造单身宿舍,这也成了参加此次 CHINA HOUSE VSION 的契机。

3

此次「 CHINA HOUSE VISION 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上, MUJI 的共享住宅似乎为解决这个大城市年经上班族的普遍问题提供了一些新鲜的思路。此次他们以在上海的 4 名员工为服务母本,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MUJI 携手日本建筑设计师长谷川豪打造了一座可以同时容纳 4 名员工的共享住宅。换句话说,它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住宅,而是一个既可提供隐私需求又可四人共享的住宅空间。

11

MUJI 的这座共享公寓将一个 4 米层高的垂直空间转化为了一个可供 4 人共同使用的生活空间。由于层高的原因,这间公寓要要比普通的单层空间「3 米层高」具有更好的通风性。

4

建筑设计师长谷川豪对这个 4 米层高的空间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将休闲区,厨房等公共空间置于地面空间,摆放生活用品、电视机等小型家电,设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打造一个利于沟通分享的公共区域。

1

7

通过房屋中部的钢架解构支撑起四个高架木质包裹的洞穴状结构,每个洞穴内都有一个床和存储单元,用于个人物品收纳。据说,这个睡眠空间的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四柱冠层床,实际上,它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个人空间,每个人都能够拥有「自己的房间」,这个独特设计在平衡空间节约的同时还起了保护隐私的作用。

5

8

说到 MUJI 的这座共享公寓,令人不禁想到两种知名的建筑形式:北京四合院和日本胶囊酒店。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至今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既有外部共享庭院又有个人居住空间。

12

胶囊酒店是一种极高密度的酒店住宿设施,常见于日本。住客可使用的空间局限于一个大约 2 米 x  1 米 x  1.25 米的细小空间内,仅足够睡眠,但有极高的私密性。洗手间及淋浴设施设在外部,可供人们共享。

13

14

MUJI 的这所住宅是共享公共空间的四合院与一人一胶囊的成功结合,融合了传统建筑形式的长处,为城市上班族提供了全新的住房解决方案,打造出了符合时代需求的建筑形式。

2

期待MUJI共享住宅模式的真正实现,说实话,我有点开始羡慕MUJI员工了……

好设计,赞一个~

图片来源:Core 77

[poll id=”7358″]

关注设计癖,发现生活。关注设计癖微信公众号「shejipi」,下载「设计癖App」同样精彩。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设计癖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设计癖」,并给出设计癖原文链接,侵权必究。

你此刻的心情

  • 112

  • 2

  • 6

  • 19

  • 2

    全部评论(3)

  1. Jian_Jie

    仅适合单身,设计思路不如北京的四合院来的更加科学。

  2. 叨客特专业安利萌妹

    哈哈哈哈,看着好憋屈

  3. pika yang

    窗户都没有

相关文章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