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是设计了个“鸟”吗?
设计的心像鸟儿在天上盘旋~
文章转载自: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ID:non-standardstudio
原创: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比起被蒙住眼睛不知道飞往何处的小鸟,
我作为乌鸦足够了!
《热血高校》
作为一个诚实守信的工作室,上次拆完以一敌五百四十三的大boss,痛下决心半年之内再也不拆赫尔辛基——所以,半年之期刚过,我就屁颠儿屁颠儿的又来了。
主要是赫尔辛基图书馆是真·宝藏竞赛啊,各种神仙老虎狗生旦净末丑,就像可乐遇到曼妥思,喷气式的往外冒泡。
有的设计霸气侧漏,有的设计八面玲珑,当然还有杀马特爱好者设计了个“飞一般“的感觉的——
项目地块大家都很熟悉了,位于寸土寸金的赫尔辛基市中心,面积不富裕,用地那是相当滴紧张。
虽然对于城市大型公共建筑来说,广场是标配;但在这个项目竞赛里,大多数方案都舍弃了广场。
原因很明显:没地儿。
包括一直毒操作的中标方案,在广场问题上也都没怎么挣扎就放弃了。
毕竟这就是个图书馆,广场虽然提神醒脑但也不是非有不可。
但来自波士顿的Praud事务所
——我们就叫他们小p吧,
明显是个上课认真听讲了的好学生。
为呼应北侧绿地,将体块北侧部分起翘,留出广场。为呼应南侧报社的高大体量,将南侧部分起翘,并顺势空出广场。而两侧的起翘又天然地围合出一个广场。
如此一来,自然而然地空出三个广场,总面积足有整个基地面积这么大。
因为场地西侧有一城市公园,因此将起翘拐点向南偏移,使广场与城市公园相对应;并作下沉处理。
要说小p绝对是一根筋中的战斗筋,满脑子都是“终于有广场啦!哈哈哈!“的喜悦。压根儿没打算再推敲推敲造型神马的,直接就拿着这个”飞一般“的造型去找结构师托尼了。
能跟一根筋建筑师搭伙的结构师也是一根筋,竟然没给小p踢出去,而是认真规划了结构设计两步走。
在建筑外侧设置桁架,平衡两侧起翘的重力和部分弯矩力。
有了结构系统后,小p将整个图书馆分为体验学习区、开架阅读区和城市客厅三部分。
所谓体验学习区准确来讲应该是:除了阅读以外的图书馆所有玩耍功能区。
包括有书吧咖啡、多功能厅、休息室、多媒体阅览、小型影院、儿童活动室、游客服务中心以及桑拿室(对,芬兰人就是无时无刻都要洗桑拿)等等。
虽然功能上乱七八糟,但在空间上基本就是两类:以书吧、咖啡厅、休息室、展示区为代表的开放空间和以多功能厅、多媒体阅览、藏书馆等为代表的封闭空间。
普通做法就是划分出一个个房间作为封闭空间,房间外面就是开放空间。
但别忘了,这是一个“飞一般”的建筑,还是一个被结构师开过光的“飞一般”。这么一本正经的划分房间对得起苦苦支撑你的桁架结构吗?
内部空间不得与结构方案脱节;结构方案也不得与内部空间脱节。
为了使结构体系经济稳定,桁架杆件所围合出来的形状是统一标准的。这就导致依据桁架所提炼出来的“管状空间”也是均质统一的。
就算剧场和展厅勉强统一,那你让剧场和办公室怎么统一?何况还有卫生间这种物种的存在。
所以,根据前面说到的“后半句”守则,结构师再次调整结构方案:将原来最经济合理的统一规则的桁架结构调整成大大小小的不规则状,使结构去适应空间功能。
调整桁架结构后,再重新提取各个大小不一的管状空间并设置相应功能。
你总不能就眼睁睁的看着楼板系统和管状空间火星撞地球吧?
首先是最特殊的小型剧场和报告厅,顺应“管状空间”的斜坡作为观众席,并用楼板切割下部的锐角空间。
其次是以为展览厅、会议室为代表的宽敞型空间。这种空间内部布置较为松散,不需要过多的分割,只需楼板将“管状空间”顶部锐角空间削减掉避免空间浪费即可。
最后是实验室、办公室室为代表的紧凑型空间。用楼板将“管状空间”分割为多层空间,提高使用效率。
另外,首层的入口大厅通高,也需要将上部的管状空间进行切割。
进一步削减↓
切除管状空间之间的部分楼板,得到一个比较炫酷的中庭。
过多的管状空间还会影响平面之间的连通性,因此也利用楼板加以削减。
依据前面提到的管状空间使用功能,进行角部切割和内部划分。
位于鸟翅膀两端的“管状空间”,本身就与建筑形态一致,也不会影响平面的连通性,因此不必进行削减,直接用楼板分割成多层使用空间就可以了。
经过这一堆楼板敲敲打打、修修剪剪的操作后,楼板和管状空间的关系看着就和谐多了。
如果你觉得可以收工回家了,那一定是忘了那些年被“疏散不够”支配的恐惧。
为了让使用者可以在这个“飞一般”的建筑里自由到达各个角落,同时让整个建筑有足够符合规范的消防疏散,原本正常的楼梯不得不做出牺牲,变成了这个鬼样子。
调整“管状空间”的进深,避免楼梯间与“管状空间”打架,并留出足够的交通空间。
但这种变身只能发生在楼梯与扶梯之间,对垂直电梯就爱莫能助了。
小p还把开架阅览放在最顶层,总不能指望工作人员爬楼梯搬书吧?
因为没有任何巧妙精妙妙不可言之处,小p就是强行放了个垂直电梯进去。
但说实话,一个图书馆就算需要广场,也不需要这么多广场。特别是有了地面两个广场后,那个屋顶广场利用率实在不高。
所以,小p借助起翘的坡度设置大台阶,将这个屋顶广场改造成一个大的透明剧场。
本文图片[1][2][3][4]来自
https://www.archdaily.com/299829/helsinki-central-library-competition-entry-praud
版权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非设计癖的文章,目的在于传播,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凡本站所发布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