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10家进口超市,我在货架上发现8个饮品新风向
文章来源:咖门
ID:KamenClub
作者: 大龙
编辑:圈
导语
1
“5G酸奶”?这些饮料也太会卖了
想在密集的货架中让顾客发现,超市饮料竞争之激烈,并不输茶饮店。 在进口超市里,我发现,“花样卖货”这件事,超市饮料让人
不得不服: 比如安慕希这款小蓝帽酸奶,乍一看以为是“5G”蛋白,再看后面的注解:每杯含5g蛋白质。 打了个热点“擦边球”,但确实能让人联想到5G通讯技术,产
生“仔细看看”的想法;而且这款酸奶造型也比较独特,给杯身加上了一个小蓝帽,形象很有记忆点。
消费者站在超市货架前远距离盲选,一些色彩鲜艳、造型有特点、有联想的饮料,确实容易被视线抓取。 比如下面这款山楂饮
料,包装做成“灭火器”的形状,很吸引眼球,而且容易让消费者围绕“灭火”产生功能联想、寻找认知母体,是一种差异化的呈现形式。
不论是山楂助消化的功能性,还是“消消火”的有趣性,一瓶饮料瞄准了两种需求。 “饮料大佬”可口可乐,也在不断推出新鲜有趣的包装瓶,打破以往固有形象。
除了玻璃瓶装、易拉罐装,我还发现了一个“酒瓶装”可口可乐,标志性的红色,在货架上很突出,对于喝惯了普通装的人来说,这款充满了新鲜感。
发现了吗?那些“就不好好包装”的包装,才能让人耳目一新,产生购买的冲动。 比如这瓶名叫“just water”的矿泉水,采用奶制品的瓶子来包装,
在一众纯水的货架上显得更具价值感,创新感、溢价能力凸显。 创新可能不需要过多改变,换个思路,去“邻居”家借鉴也会很好用。
茶饮品牌对高颜值的追求也不遗余力,在大众点评、小红书上,高颜值的茶饮众多,看图更像是艺术品大赏。
2
占货架3~5成,“0糖”持续走红 减糖、少糖
现在是很多人的硬需求,“0糖”风一直在饮料、饮品领域持续走红。
超市中的饮料都打出了“0糖、0脂、0卡”的标签,这一类产品陈列在货架最显眼的位置。从去年爆红的元气森林
系列,做零售的老板们称,有段时间拿货都要提前订。
在几家超市粗略计算了一下,0糖或少糖的饮料,涵盖绿茶、气泡水、果汁或运动类,这类“无负担”的饮料大致占到货架的3~5成。在现制茶饮市场,很多饮品
都有加1元更换0卡糖的选项。和超市饮料一样,他们使用的都是相对无负担的0卡糖(常见的为甜菊糖、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等)。 比起现制茶饮,即饮更有灵
活性,“0糖、0脂、0卡”的概念在产品特性、卖点提炼上投入更多,顾客抓取时更容易感知。
营销就是要不断打消对方的顾虑,让一杯饮品与无负担、不长胖挂钩,才能持续提供购买动力。
3
这些产品,提供“养生小料”新思路 健康养生的需求
在疫情之后被逐渐放大。在超市中,元气森林的健美轻玉米须茶饮料很是抓人眼球,原本用于中药材或保健原料的玉米须被运用到即饮饮料中,是一个新的产品思路。
诸如梨膏露、纯番茄汁、大麦茶等突出健康感的饮品,也都各自有自己的健康锚点。
一直以来,奇亚籽饮品处在小众地位,近些年也有茶饮将奇亚籽当做小料,但一直没有走上热门小料的高位。 它远看像芝麻,遇水后会“发胖”数倍。
它的健康属性一直以来受到瘦身、健身达人的推崇,不管是果饮还是酸奶饮品,都有它的身影。未来奇亚籽是否具有成为一款茶饮爆款小料的基因?拭目以待。
而甘蔗、荸荠,龙眼、红枣的组合,本身极具食用价值的原料,也会给人满满的健康感——
4
椰子饮品都占据了不少货架空间,且多为100%的纯椰子水居多
从铺货量分析,椰子还将持续流行 走访几家超市,椰子饮品都占据了不少货架空间,且多为100%的纯椰子水居多。
近两年,新茶饮中陆续上新很多椰汁饮品,喜茶的生打椰椰奶冻、书亦烧仙草的椰椰烧仙草、7分甜的芒椰小丸子等。
零售即饮饮料,往往反映的是更大基数的人群喜好和需求。人群需求达到一定程度,零售厂家才会投入生产线,去大面积铺货,启动营销。
从超市即饮椰子饮品的铺货量,侧面也能反观椰子产品的需求。 同样,豆乳、燕麦乳,也进入超市货架,成为即饮领域的热点产品。
达利园推出的手摇豆乳茶,主要以豆奶、奶粉、红茶为原料,突出现今流行的“豆乳”、“手摇”概念,与现制茶饮有着同步的流行节奏。
燕麦乳近两年在现制饮品领域“可盐可甜”,地位愈发重要。汉口二厂推出的燕麦乳茶,用燕麦乳柔滑的口感,与椰浆、葵花籽油、绿茶粉复配,突出更低热量。
5
消费人群更细分,产品指向性更强 通过在超市内的观察,
我发现不少产品有着很强的目标人群指向性。
诸如上图中汝乐的胶原酵果水,包装上将库拉索芦荟、果汁总量、发酵原液、1250mg胶原蛋白肽等卖点标在显眼位置,非常符合爱美人士的心理
需求——喝瓶水,还能“美容”,一举多得。 女性市场里,北京的牛茶、小鸟巢饮燕窝烧仙草等,都是主打燕窝的现制饮品,这一细分品类在一些高
端消费场景之下,有不错的声量。 燕窝水的概念,也出现在即饮饮品中。诸如俞文清燕窝水,更多瞄准女性消费群体,让一瓶水有了更多“养分”的概念。
6
这些搭配,或能带来水果茶上新灵感
即饮产品的口味搭配,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要经过几轮的调研、研发、铺货反馈。
这些被筛选出来的饮料口味搭配,也许能带来一些上新的灵感: 壹日壹例推出的芦荟浆果饮料,用6%库拉索芦荟凝胶,添加草莓、蔓越莓。
“双莓”的酸爽感加上芦荟真果肉,风味与口感在一瓶即饮饮料中也能实现。
柳缤梅的一款樱桃汁,用苹果汁、樱桃汁、甜樱桃汁等复配,用苹果的酸,提升了果汁的整体鲜感。
依能的芒果+百香果的搭配,两种味觉记忆感强的水果复配,风味更加突出。
7
“分手快乐水”,文案直接提供购买理由
过于普通的产品名可能难以形成记忆点,在货架中有差异的名字、简单可触达人心的文案,就是产品最好的推介。
先来看图:
人爱、大人茶,从产品名来说,是非常规的一种表达,顾客脑子中会想一下“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有停留、有思考,就可能会留下较深的印象。
8
细节便捷周到,最能打动顾客 产品的细节往往给顾客以惊喜。
也许你会觉得,简单的即饮产品,能有多少细节可做?
但走访完这几家超市,我发现一些即饮产品已经把“贴心”做到了极致。 比如开瓶盖环节——
瓶盖不好打开、男友不在身旁?瓶盖自带拉环就能解决这一尴尬,拉环的设计也让产品与众不同,让消费者留下在细节上很用心的印象。 又如极致的便携——
在纯净水袋子上加个金属环,可以挂在背包、自行车、健身器材上,这个小小的设计让普通水有了质感,也增加了各种场景下的便携度。 甚至考虑男女手握的舒适度——
农夫山泉曾针对婴幼儿市场推出了一款1L装的天然水,针对父母手掌大小不同,设计了两种握感方式。
奈雪的茶也曾根据女性手掌大小、握杯习惯等,来设计杯体的瓶身直径大小。
喜茶最近在吸管口贴上封口贴,防止饮品溢出、被污染,也增加logo的露出。
极致的用户体验就是对那些用户没有想到、而一直潜在的bug进行改进。更多的方便顾客的巧思,才是细节致胜的根本。
9
结语
如果说即饮是大众消费的基本款,新茶饮就是基础款之上的再创新。 它们有不同的购买动机、消费场景,但对人群口味喜、大众需求变化好的洞察,有异曲同工之处。 可能茶饮下一个爆款产品、小料趋势,或是优势细节,就藏在超市的货架中。
统筹|妮可 编辑|金语 视觉|江飞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你此刻的心情
-
23
-
0
-
0
-
2
-
0
版权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非设计癖的文章,目的在于传播,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凡本站所发布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