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造一把椅子,把偷来的设计还回去”
《设计大爆炸》是设计癖推出的一档栏目,第三期改为线上访谈,我们请到了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师、联想前设计高级总监李凤朗先生,一起聊聊他的设计梦。
李凤朗简介:LplusDesign 品牌首席设计师,原联想消费 PC 设计高级总监,2008年奥运会火炬设计师。
以下为正文:
Q1:和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
大家好,我是李凤朗,怎么介绍自己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我到底是谁?
回顾一下我的职业生涯,第一份工作是大学老师,做了7年,1999年加入联想,一直到2017年负责联想品牌 PC 的设计。2017年离开联想,开始做一个设计师的产品品牌,大概就是这样。
LplusDesign 品牌首席设计师李凤朗(左)与设计癖创始人李艳波(右)
Q2:为什么会辞掉大学老师去到联想?
因为我看到了两点,一是当时整个设计圈最活跃的地方在企业里而不是大学。大学里想的是学校外的事,但发生与否和学校没有关,设计的主体不在学校,巨大的机会在大企业里,设计的变革在那里。
第二点,是我看到了来自我内心的真诚与坦诚。我到底是谁?我是一个说嘴的还是干事的?是为了当一个教授,告诉别人这很伟大,学生听得很好就结束了?还是真诚的去做事?内心的那种真诚呼唤我说你要去看一下,你要去按你说的去做做看。
辞掉大学老师去到企业这件事也没有很特别,我建议学校的老师,或许可以离开学校寻找机遇,理论研究的差不多了,需要带来行动的改变,用实践检验认知,重新做一些诠释,否则你再重复理论,背下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Q3:08年奥运会火炬设计,是怎样的设计理念呢?
08年奥运火炬设计,很坦率的说,我们收获了不应该收获的荣誉。它只是一个项目,但是过去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享受这个项目带来的一些荣誉,其实大家的关注不是这个项目做得有多好,而是在那个时间点,它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和意义。
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而祥云在中国寓意着祥瑞
这个项目其实是超越商业需求的,有一点学者的追求:怎样从全球视角来看设计走在哪儿了?在这个背景下怎么找到中国?做到这个品类做出来之后,大家都认为这是最好的设计,别人无路可走,只能在后面去抄袭你或者跟随你?从理念角度跑通了,然后回头再去做火炬,就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情。
放在时间背景下看08年的设计,那个时候的诠释是最对的,它不能算一个世界范围的现代,但是打破了全世界对中国的定义(一个吃不上饭的,骑着自行车的,裤子可能还带着补丁的中国)。
整个的奥运会就是一个节点,向全世界去传播现代的中国。但如果10年之后还是这样诠释,那么,你就成为没老的老人家。
从今天来看当时的设计需要反思,反思12年后如何向世界传达中国的理念,中国的哲学。比如说2022年的冬奥会,我又参加了火炬的投标,12年之后再去从设计角度,用更成熟的方式去表达中国文化。
所以2022年的设计,我有三层想法,第一层是更关注于未来的话题,比如环保、冰川消融;第二层是表达一种跨文化的融合,弱化地域性;第三层是将中国的基因隐藏于其中,刻入骨。
Q4:为什么会想到离开联想,创办 LplusDesign?
是因为着急,我着急去思考和实践一下中国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设计表达应该怎么去做,从理论体系还是设计实践,让世界能看到东方。
我们过去做了40年的制造的分工,拿的利润率很低,我们在抱怨为什么不能成为品牌方,不能成为产品和价值的定义者。现在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整个全球的局限性——工业体系从几百年前到今天,进入一个大瓶颈期,工业品类里人文价值的缺失,创新的乏力,这是机会。
LplusDesign 作为参展商
参加2019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我做 LplusDesign 并没有想做多大的生意,商业成功与否,并没那么重要。我想定义的是围绕人的家居生活用品。比如这个蛋系列的设计,就是传达捧在手里面的一种感觉,全世界人和人的沟通大概有两种方式,握手和拥抱,那么我希望第三种是捧在手心里的。
说起人类文明,如果从未来还有上百万年来看,我们现在其实是一个非常原始的阶段。2020年初我去到了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那里藏着人类12000年的历史遗迹,我在那里做了一个工作室,思考设计的源头。
人类早期的陶器雏形,只是泥巴和石英石混合,晒干。当时的环境下器皿是随意放置在凹凸不平的环境中的,所以我选择做这样一个器皿,这个器皿最好玩的时候是去沙漠、草地可以随意的放置在环境中。捧在手里是人与人,放在沙地是物与自然。


陶器(上)和蛋系列(下)
这个系列我做了配套的家具,家具上面有凹槽帮助产品放的更稳。我所希望的是一个与全世界开 party,分享的场景,东方人可以喝咖啡,西方人喝茶,但都是“捧”着的。
蛋系列
LplusDesign 会探寻人的关系,会有家具、灯具、日用陶瓷、不锈钢茶具、不锈钢的家具,厨房里的锅、刀具、餐具的模具全部都开好了,现在还在做尤克里里这样的乐器。





李凤朗部分作品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跟产业的对话,我想用金属,控制成本,用最便宜的方式做一套用于商场、路边摊的桌椅。这件事情是来源于一个设计师的愤怒和悲哀。
今天我们看所有城市的餐馆,主要就是汉斯设计的那三把椅子,Y椅、牛头椅、肯尼迪椅。最早是盗版,前几个月我发现盗版开始用金属去仿木头,这件事让我很愤怒,愤怒了好久,后来仔细思考了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很简单,就是利益,传统的木质家具材料不稳定,成本高,而改成金属后更便宜,更容易工业化,成本更低,南方的温度也使得金属家具得以生存。
今天机械加工、工业化已经比包豪斯时代好了太多,如果用今日的视角下去表达是不是能够产出现代、舒适且超级便宜的椅子,然后把盗版的椅子“还”给人家?
Q5:在联想收获了什么?
在联想出来我就直接远离了 IT 行业,回到设计驱动的跟生活相关的这些品类。虽然是跨行业,但联想的经历让我很容易看清整个行业处在哪些阶段,生产水平如何,品类、用户、人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子。
李凤朗2017年最后一次以联想人的身份和公司logo合影
另外,真正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一定要站在未来去看今天。今天的产业如果从未来的角度来看,我们关注的是生产过程中的效率,营业额、利润率,却并没有关心这些产品对于用户的意义是什么。
离用户最近的这些生活品,已经成为了叫所谓的快消品。快消品利用了人类基因里的某些特质,比如天气冷,从基因里我们会担心资源不够,就会去囤积大量的产品;平台里某个东西促销,只要五折三折两折一折,9块9包邮,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抵抗力。
所有的商业都是想把产品快速推到用户的手里面去,但是并不考虑对用户的意义。很多产品很可怜,从未被使用,或者只用几次就被丢弃回自然,再重新被工厂重新再生产,售卖,变成了一种循环,也有一些直接变成了环境污染。
我看到的今天应该是找到一种最大化的克制,一个东西一定是用尽了,所以从设计的原则去看,尽量将产品的周期设计的久一些,避免不同材料导致生命周期的不对等而产生的浪费。
蛋系列
另外我希望产品能够有价值,这应当是体现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的。比如用杯子结识了女孩,结婚有了孩子,孩子长大中我拿着杯子辅导作业。之后孩子长大,结婚带着孩子回家,再用这个杯子去和孩子的孩子喝水,这就是产品的价值。这也应当是5年之内一个企业最基本一个产业布局的问题。
Q6:品牌设计部,跟独立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站在今天的一个商业体对你的要求去看,无论是一个品牌的设计部门,还是独立的设计公司,其实都是取决于你的利益。
很多公司他的角色就是做盗版抄袭;有的说我要成为主流,变成行业的引领;还有的公司利益层说我要做整个产业。人类的下一件事情,其实在哪都不重要,取决于你的利益,你到底想干什么?这就是区别。
Q7:设计师需不需要懂商业?
设计师需要懂商业,需要超级懂商业,并敢于构建新商业。商业不是社会的全部,只是近代的一种形态,要看到大商业,突破公司里面的四面墙传递给你的信息的局限性。突破这个墙,我们就能找到新的商业。
这个新商业不是热点,热点未必是对的。一个真正的商业,他的目的是让这个社会转起来。不仅你的企业能转起来,这个产业能转起来。人是可持续的,社会是可持续的,那个才是真正的商业。
今天太多的人被局限在生产者思维。但其实今天的价值大多是被机器、程序生产的,生产者不过是把效率进行了优化,让垃圾少了一点。但如果我们跳出生产者的思维,就有可能发现一个巨好玩的事,世界是有着共通之处的。
举个例子,我曾经去过四川雅安荥经县,当地出砂器,比宜兴紫砂还要早一千多年,号称茶马古道的源头,当地还盛产藏茶,整个中国的藏茶几乎都产自雅安。西藏人饮食习惯和西方类似,吃很多肉,那么就会缺少一些维生素,西方人经常吃维生素,那西藏人就是喝藏茶,看似是不同的世界不同的领域却能关联起来。
那这个藏茶能不能做一个世界的分享?我们用荥经的砂器做一个新的茶具,将藏茶研磨成粉末,用类似咖啡萃取的方式与世界分享补充维生素,这是不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生产制造的设计师在我看来价值没有那么大,因为机械体系已经固化了,你又能产出多大的价值呢?偶尔拎着包出去走走,能发现很多机会。我们今天在设计里面谈自然,谈生活共鸣,那你就要回到一种最自然的方式,这才是最大的设计、商业来源。
李凤朗作品
Q8:品牌跟设计师的联名,是一个好主意吗?
这可能是一个好主意而且也可能是唯一一个主意,假设设计师成为一个未来机会的一个先锋队探索者,他有可能死在路上,也有可能找到巨大的机会,然后把大部队给渡过去。
中国的现状是这样的,从全世界的角度来去看,整个的行业的整个的大的产业其实也不够创新,中国在这个产业中承担的这个生产制造的价值,所以我们看未来中国制造的这个位置太低了,逼着我们“跳起来”去看整个产业的下一个突破的方向。
从产业来看,联名是有可能的。现在第一,疫情重压下,整个产业一定会面临更大的求发展的渴望,这件事会看得更加清楚。第二,我们有需求。产业一定是有社会性,人类只要活着,我们就有这么大的需求,所以产业有发展的需求。
从设计师和设计师的产品品牌来看,要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去思考人类,看的是跟自然的接近,能找到一些创造性的方法去表达,能够作出贡献,是这样一种基本的可能性。所以假设如果是这样一种转变和担当的话,未来的设计师可能需要进化。
我们用电影产业来举例,剧本已经准备好了,演员就是设计师,演技就是设计师的基本功底。但为什么选择这个演员?因为他有公众影响力,所以未来的一个设计师,他可能需要有像一线演员一样的影响力才有资格担任一个主设计师。
未来的设计师品牌,要进化成一个超级价值观输出和超级影响力。当然你还必须是有演技的那样的超级演员,专业性要绝对的过关。
LplusDesign 联名 LINKFAIR 凌丰
联名不是挂名,设计师要和品牌去对等对话,承担大的价值链。
未来在整个新型商业的角度来看,大概有五个要素:生产制造;物流的渠道分发;未来创新产品的定义,对产业的理解;价值观理念的整理输出;先锋用户的影响力和销售,先锋用户的影响力和销售能够进一步帮助设计师去和品牌进行对等的联名。
我不做设计服务,因为自有品牌做设计服务将面临跑单的风险,那这些东西将会对品牌造成巨大的打击,所以从今天我们再去看。五个要素里面特别是先锋用户的新的渠道的拓展,要更创造性的来去看。
Q9:有什么对大家说的吗?
我希望现在的设计师离机器远一点,离人近一点。疫情本身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好的机会去反思,反思产业应该怎么走?社会应该是什么?从专业的角度,离现在的秩序保持一点距离,离机器远一点,离人更近一点。
2020年上半年我一直在家里,突然间有一个巨大的突破,从人类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回到亿万年前人类根本没有分工,没有标签,人也就更为纯粹,更为简单自然,这个时候去创作的效果是最好的。
以上,谢谢大家。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设计癖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设计癖」,并给出设计癖原文链接,侵权必究。
你此刻的心情
-
34
-
0
-
0
-
3
-
0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