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沙到纽约,这个“90后细节控”独闯美国插画圈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文章来源:金城漫与画
ID:jinchengmanyuhua
作者:金城
编辑:卝生
01
每一份回报
都要用两份努力来换得
2018年,从美国雪城大学毕业的六厘蛰羊,一个人搬去了纽约居住。

“在还没搬家之前,我其实感到十分害怕和焦虑,甚至差点放弃回美国的打算。”
在一个没有太多相识的朋友的城市,她需要一个人从头开始打拼。


——那时的一切,像是徘徊着的、在路上的踽踽独行;是沸腾着的、不安着的焦虑担心;面对的是谜一样的、沉默着的未来故事。
也像是朴树在《平凡之路》里唱出的不可测:她会好吗?还是更烂?


而从离纽约车程5个小时的地方开车到完全落脚的那段旅程,几年后都令她难以忘怀。
只是,搬到纽约尘埃落定后,六厘的情绪也没有立刻兴奋起来。
她始终感觉自己即便生活在这个城市,也和这个歌舞升平之地格格不入。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刚毕业的孩子初入陌生城市一般都会有人陪同。
但很多追梦者的所经所历,事实上都超乎“一般”情况;他们甚至自己摔倒,还自己爬起来,以自己的心搀扶自己的身。






你若想在此立足,就掏出自己一切能为之付出的勇气和努力吧。

可在这个时代里,若想为人所知或实现抱负,又好像只有这样做才能稍微好过些。
一如岑骏曾对我说的:
“参加比赛这样的事,就是在你想努力去成为什么人的时候干的事。”

现在好像总有一种趋势,将一些“奋力拼搏”也说成“追名逐利,忘记初心”;可实际上,这两者本质都完全不同。
“内卷”的反义词或许从不是“躺平”,而是良性竞争。
六厘从学生的时代就接触过插画工作,合作了一些客户积累了经验,也在不少比赛里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但如果我们将这一切归功于她的天赋,大概是有失偏颇的。



可见这两个高阶赛事,曾为业界甄选出多少人才,又在领域中有着怎样的竞争强度。

优秀的人总说,自己的努力是最不值一提的东西。


他们觉得努力是一个杰出者必须具备的品质,是敲开一扇门的钥匙,在足够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去提“天资”这类影响着高度和上限的东西。
一个人的“初心”,亦需要“努力”这一品质去维持与呵护。

因为在此之前,你首先要打败阻拦自己前进的“不自信”。
02
最大的困难
是战胜自己的不自信
人走到一定的高度,并非一蹴而就。而自信心在其中又起着很大的作用。
——如果对自己的画笔都毫无信心,那又怎么会笃信自己所创造的画中世界?如果对自己所做的努力也毫无信心,那在此之前的所有努力意义又在哪?、



前几年“DNF阿拉德市集中国巡回展”活动的一张海报,合作方期待作品中含有刺绣山水的风格。
于是在筹备阶段,六厘就去研究了许多的刺绣作品和中国山水画。

在纷乱中抽丝剥茧,摆出主体——一位西藏的神明,六厘构想整个画面呈现⼀种“神明⾄⾼⽆上”的氛围。
解决了主要矛盾,那么剩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些元素都融入一张篇幅有限的画中。

而最终自己的作品获得了她憧憬多年的奖项,也是她勇敢投稿的结果。
她说,一定要战胜自身的不自信,勇敢迈出那一步,才会有机会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因为六厘的母亲非常热爱国画,于是她耳濡目染慢慢学会了临摹和画出自己想画的东西;到了高中,为了艺考去正式学习绘画;研究生时又选择去美国学习插画。
然后自然而然地领悟到了插画的魅力。

但相比早期的害怕和担心,她现在已然靠自己在纽约闯出一片天地。

同时慢慢能静下心感受纽约这座繁华大都会,想慢慢教会她的,是生活不仅仅有工作和学习,还有很多更有趣的东西。
“也许我不会选择在这个城市长住,但‘享受此时此刻’就是它教会了我的东西。”

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更使六厘蛰羊那名为自信的铠甲变得坚固;每每她被“自馁”侵袭,就给予她抵挡的力量。

既然同是羁旅者,既然决心要做一个梦想家,那自当是更笃信和偏爱这般——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气。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觉悟。
与“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自信。
你此刻的心情
-
10
-
0
-
0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