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游戏中感知世界?teamLab Future Park 松本明耐专访
teamLab 《滑梯水果园》@ teamLab
打卡沉浸式 “网红展”是近年持续火热的社交风尚,但能打造出高口碑“爆款”者屈指可数。论影响力,teamLab无疑是为数不多能风靡全球的顶流。从东京到巴黎、米兰,所到之处皆引发观展热潮,数十万人次、排队超8小时等盛况让展览一票难求。
有人说,只要去看过、感受一次teamLab的展,或多或少会有跳出一个念头“难怪全世界的人都要排队看teamLab”。只是,炙手可热的展览对于普通人来说,能亲身体验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
但在2022年的岁末,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一个重磅消息袭来:teamLab团队打造的“teamLab共创!未来园”,将落户深圳中洲湾的C Future City。这一次,不是临时展览,而是常设展馆,也就是说,以后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实现打卡!
借着teamLab近期落地深圳的契机,设计癖采访了 teamLab共创!未来园创始人松本明耐先生,探讨teamLab取得巨大成功的流量密码,除了“拍照绝美”与“网红吸粉”等标签外,又藏着怎样的创作初心?
以下为采访正文:
(提问者Q:设计癖,受访者A:松本明耐)
01
哪怕观众受一点启发,也是值得的
Q:“teamLab 共创!未来园”项目最初是怎样发起的?为了谁?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A:2012 年时,我们在台北的台湾美术馆举办过一场展览,令我比较震撼的是,周末有非常多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在展览上小朋友们可以非常自由地活动自己身体,甚至触碰这些艺术作品,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状态非常欢乐。
这跟我们传统印象中的美术馆有很大差别,尤其在日本的美术馆,你需要保持安静并按着导览顺序逐件地观赏,而台北之行所见的鲜明对比,让我触动比较大。
teamLab 《水上弹跳的天才跳房子》 @ teamLab
于是在展览后,我注意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自由自在共同创造的过程,对孩子们来说,或许在教育中比较欠缺但又非常重要的,因为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后作业,更多时候还是强调要独自完成。
这也成了我们团队成立最初的契机。我们希望小朋友们可以意识到,比起独自一人,与其他人一起去完成一件事情是很棒的。
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的心愿。
我们更希望大家可以在展览中受到启发,哪怕只有一点点触动,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
天上不会掉灵感,把反复实验的“成品”变为作品
Q: teamLab 作品给人的启发非常丰富,你们的灵感来自哪里?
A:首先我想解释一点,灵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我们会回溯最初的原点,也就是我们会去思考人类本身这件事情,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它是什么?我们还会去思考,技术会给社会和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teamLab 《滑梯水果园》 @ teamLab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就会用一些新的技术去进行各种各样的反复试验。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去创造出使用这些技术、又反映人类一些特质的作品。在实验的过程中会发现原来各种技术会产生这样或那样作品,这很有趣。即使有时候尝试失败了,我们仍会再做新的尝试。并不断循环往复。这是teamLab团队从一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哪怕一瞬间)放弃过的事情。在反复实验的过程中,那些反映了我们想法,同时呈现效果又非常好的成果,我们就会把它作为作品保留下来。这就是我们不断创新的动力源头。
Q:每件作品都涉及到灯光、音乐、色彩、交互、电子、装置等不同专业领域,团队是如何决策的?
A:就像刚才提到反复试验的过程,不停地成功,不停地失败,不停地成功,不停地失败,从中创造出一些作品。
teamLab并不是像一家公司,也没有上下级,或者有一个领导去带领团队去做什么事情。
teamLab更像一个整体的艺术团队,我们会汇集各种各样的艺术家、程序员、工程师、建筑师、CG 动画师、数学家等专业人士,把大家集中到一个团队里面进行头脑风暴,然后去搜集大家各种各样的想法来进行反复的试验。每一个成果都是一点一滴地积累,最后整合起来,才会有一件作品诞生。整个团队就在这样互相协作的过程中创作。
teamLab 《小人儿所居住的桌子》@ teamLab
02
五感并用,感知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
Q:teamLab 的作品为什么强调共创、互动、五感并用?
A:人类并不只是用头脑理解世界,而是用全身去理解世界。在日本,比起在城市里面,小朋友们更喜欢到森林这样的自然环境里面。因为后者的信息量非常大,比如凹凸不平的路面、潜藏在森林里的各种未知危险等,行走其中就需要调动身体的五感。如果你在城市里边看手机边走路,被一个东西绊倒了,你会问是谁把这个东西放在这里的,会责怪放东西的人。但如果你在森林里被绊倒了,就只会怪自己没有获得这个信息。
teamLab 《远古神灵故事》 @ teamLab
然而现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城市中,大家用到五感的机会非常少。
充分利用五感可以令人对空间有一个更完整的认知,而且空间认知能力的训练和发展,跟你对工作、学习在内所有事物的理解,也是紧密相关的。在空间认知能力提高的同时,你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知也可以提高。
我还想补充一点,人们如今常会用到像 VR 之类的设备,去进行一些大脑功能的扩展,包括我自己也很喜欢这些技术。只是现在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大脑功能扩展上了,为取得平衡,我们想让更多人认识到身体功能也可以扩展。
Q:基于调动身体五感的理念, “teamLab 共创!未来园”能否理解为观众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A:是的,我们在设计作品的时候,会有意识地让来参观的人变成作品的一部分。比如这次在深圳展出一件叫《涂鸦自然— 山脉与山谷、红色名录》的作品,在这个作品中,前来参观的观众们,可以画出各种各样的动物,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如果你站着不动的话,在你所站的地方会开出花来,这些人如果进入到作品中,就会影响和改变作品。如此一来,人自然就变成了作品的一部分, 而且不光是你,其他人也可以参与进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teamLab《涂鸦自然 — 山脉与山谷、红色名录》@ teamLab
这件作品中,我们非常强调的核心理念就是连续性。现代社会的人越来越变成一种独立的存在,我们总会感觉到各种各样的边界存在。而这种边界会让你感觉自己与世界隔断,没有那种连续性存在了,而所谓的边界,也都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所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消除这些边界,让万事万物可以成为连续的存在,这便是“无界”。
03
面对疫情的“变”与“不变”
Q:“teamLab 共创!未来园”已创立数年,您的初衷实现了吗?新冠疫情对 “teamLab 共创!未来园”有哪些影响?团队是如何应对的?
A:还有很多想要去尝试的事情,完全没有感觉到已经实现。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做出更多新尝试。新冠疫情的到来确实带来不少影响。好在teamLab的工作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完成,所以在疫情发生之后,也很快地切换到线上办公的状态。
但我们考虑到单纯的线上沟通能够带来的信息是会减少的,就像我们之前强调的用五感五官去感受一样。在线上办公时,大家的目的性非常强,会丧失很多通过闲聊获得的信息。但在线下会议的话,我们就会聊一些看似无用的信息,比如说会聊一下今天天气不错,又或者今天我穿了这件哆啦A梦的T恤,如果我们在同一个空间里的话,大家就会疯狂聊这个,就觉得这很有趣或者是在哪里买的等等。这些看似完全无用的聊天,信息交换反而是很大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头脑风暴就需要这样的环境,也需要这样的信息交换,让我们可以碰撞出更多创意出来。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很快地从线上办公切换回线下办公,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teamLab 《彩绘城镇》 @ teamLab
Q:相比之前各地的项目,中洲湾的teamLab共创!未来园有哪些变化?
A:teamLab 的作品永远都处在不断升级、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
这次在深圳展出的所有作品,也有全面的升级。我们在世界各地展出的过程中,都会找到一些可以改善的地方,不断升级,让体验变得更好。比如在以前的展出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这部分的图像可能有更好的呈现方法,或者说这部分的感应器如果调整到另一个位置,它会有更好的感应效果等,通过这些细节的微调来实现升级。我们想强调的是整体的体验,所以很难说,这件作品具体是调整了哪里,以及做了哪些升级。
teamLab 《鼓动的大地》 @ teamLab
Q:teamLab共创!未来园将走向何方?
A:我没有特别明确地希望未来变成什么样,但是我们的初心是不会变的。
除了做出更有震撼力、更具影响力的作品之外,我还是强调一下: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个共同创造的场所,哪怕互相不认识的观众,也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变成一个团队,变成朋友,并获得一些启发或者灵感,体验共同创造的乐趣。
teamLab 《串联吧!积木小镇》 @ teamLab
致谢:
全程协助:teamLab 共创!未来园、深圳中洲湾 C Future City
翻译校对:设计癖
图片支持:teamLab
teamLab共创!未来园(深圳)
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滨河大道9283号中洲湾C
Future City 3楼teamLab共创!未来园
运营时间
周日至周四 10:00-22:00(21:00停止入场)
周五至周六 10:00-22:30(21:00停止入场)
闭馆日
每月第二个星期二
扫码关注
「teamLab共创!未来园 深圳」
官方公众号
扫码进入
「teamLab共创!未来园 深圳」
官方购票小程序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设计癖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设计癖」,并给出设计癖原文链接,侵权必究。
你此刻的心情
-
10
-
0
-
0
-
0
-
0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