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1月前发布
1499 0 35

天灾难免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三个设计师
ID:ink20160101
作者:小印
编辑:zkey

当地时间2月6日,两次7级以上、两个震中间隔不到100公里的大地震,让土耳其和叙利亚蒙受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非正式会谈》嘉宾唐小强也已经确定遇难。

在为普通人担心的同时,小印也很担心那些历史遗迹。

因为受地震影响最强烈的土耳其东南部和叙利亚北部,是罗马、萨珊波斯、拜占庭、阿拉伯和奥斯曼土耳其时期的重要文化中心。

这一区域遍布着丰富的古代遗迹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摇篮之一,也见证了古代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在这次地震中,它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01

被地震摧毁的世界文化遗产

 

发生在土耳其南部的这次大地震,是人类救援史上难度最大的灾难之一。

地震所及之处,没有楼是立着的。

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境内的多处历史建筑和考古遗址都被损毁。

 

其中很多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马拉蒂亚,一座被地震摧毁的清真寺

图源:视觉中国

土耳其共有17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位于震区的有两处。

第一处是迪亚巴克尔要塞和赫夫塞尔花园文化景观

这是一座像伊甸园一样的神圣花园,被分为5个梯田,河流在其中蜿蜒流淌。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它历经罗马、萨珊、拜占庭、伊斯兰和奥斯曼时期,一直是重要的区域中心。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另一处是内姆鲁特山考古遗址
这是一座位于安纳托利亚东南部海拔2134米的高山。
 
国王安条克一世在山顶建造了一座非凡的纪念碑,以示他自己与天神们的荣耀。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东侧的宙斯头像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西侧的宙斯头像
著名的加济安泰普城堡也损毁严重。
它是土耳其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城堡,建于公元2-3世纪的罗马时期。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对于加济安泰普人来说,它是城市历史与精神的象征。
昔日的盛景和如今的废墟,对比触目惊心。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位于古堡旁边、建于17世纪的irvani清真寺的圆顶和东墙也出现部分倒塌。
其他著名遗址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包括哥贝克力石阵。
这个词在土耳其语中的意思是“大肚子”。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它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巨石阵,距今约1万年,比埃及金字塔还要早八千年出现。
 
石阵中矗立着现存最古老的神殿,是人类至今在地球上发现的最早的文明遗迹之一。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还有建于19世纪的耶尼清真寺
它被视为土耳其马拉提亚省历史的象征,在这次地震中也损毁严重。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结构受到重创的耶尼清真寺
叙利亚境内共有6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阿勒颇古城和北部古村落群遗址,都在地震中受损严重。
阿勒颇古城于198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坐落于地中海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新月沃土的北部。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作为世界上建城历史最长的城市之一,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有人定居在此。
几千年来,阿卡德帝国、亚述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超过45个帝国或地方政权曾经统治过它。
它们的遗迹在阿勒颇构成了独特的城市肌理和建筑风格。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但由于多年的叙利亚内战,2013年,阿勒颇就已经与其他五个世界遗产一起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这次地震更是让阿勒颇雪上加霜。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北部古村落群遗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个古村落群是一组约40个城镇的遗迹,多建于公元一至七世纪,是罗马和拜占庭时期叙利亚人生活的见证。
许多城镇都保存完好,其中有民居、神庙、教堂、蓄水池和澡堂等建筑。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卡拉布·沙姆斯教堂

02

你不了解的土耳其艺术?

天灾人祸造成的文明失落实在令人痛心。
不知道饱经沧桑的土耳其文明何时才能恢复原气。
不过,小印相信,这一天并不遥远。
 
因为在这次大地震之前,土耳其文明也曾因种种原因屡遭重创,但仍能再次崛起。
 
土耳其艺术中的很多元素,至今仍活跃在时尚界。
 
土耳其艺术兼容东西的独特魅力,令它在时尚界备受推崇。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比如,堪称时尚界的扛把子的湿拓画
 
它是一种在水上作画然后印拓在纸上的画,是土耳其的代表性艺术。
 
自由的色彩与不羁的线条,有一种叛逆的美感,极具灵动感。
 
点、线构成的水纹世界,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据说,湿拓技艺最早来源于中国,经丝绸之路传播到土耳其,被发扬广大。
 
最早,它常常作为一种装饰性图样,被用于书法装裱和书籍装帧。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后来,湿拓画被选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官方信件、法令的唯一书写纸样。
因为每张画的纹样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就像指纹一样,背景的任何变化都会显示文字是否被删除或更改,所以被用来防止伪造。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16世纪,欧洲的商人和旅行者把湿拓画艺术带回了故乡。
此后欧洲各国的书籍封面、扉页,甚至箱子、抽屉的内衬都能看到湿拓画的影子。
而且因为各国趣味不同,湿拓画百花齐放,出现了许多奇特的图案。

法国贝壳或卷发(蜗牛纹)、西班牙波浪纹、意大利静脉纹、孔雀纹(瀑布纹)……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在后世各派画家的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局部肌理与湿拓画元素的结合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艺术家肖像(泳池和两个图像)》,大卫霍克尼,1972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蓝色抽象》,里希特,1998
在现在的土耳其,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运用湿拓元素的织物和毡制品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设计师们依然偏爱湿拓画别致的纹理、靓丽的色彩和自带的高级感。
 
它被用于服装设计: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Angel Chen 2022春夏系列
 
家装摆件: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还有各类文创产品。
 
都别具魅力。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在家居装修方面,土耳其风格也很受欢迎。
几千年以来,土耳其历经了无数文明,建筑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风格独树一帜,在技艺方面也很有造诣。
 
拜占庭时期的巨大穹顶、马赛克。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塞尔柱时期的复杂石雕和华丽装饰。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巴洛克与新古典时期的曲线、裙边、卷纹和壁画。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这些元素如今都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设计中,成为土耳其建筑风格中独树一帜的部分。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土耳其的经典图纹也依然很受欢迎。
 
最典型的就是三球式图案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它不仅可以单独出现,还会与其它图案结合,造成与众不同的视觉冲击。
 
比如与Saz风格的结合:三个大圆分别套小圆,内部形成象征伊斯兰的半月形标志。
 
还可以将奥斯曼同时流行的尖顶式布局与壁龛造型合二为一,再将三球式图案置于尖顶内,常规的图案就变成了花卉。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还有我们之前写过的伊斯兰纹样,至今也都是服饰设计中的经典元素。
为什么土耳其艺术始终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呢?

03

土耳其艺术为何一直这么有生命力?

在漫长的历史中,土耳其文明屡受摧残,但一直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可以从地理和历史两个方面,来探究原因。
受地理位置影响,土耳其文明被迫长期处于失落之中,不断经历摧毁、重建。
还能流传至今的,必定都是生命力足够强的。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土耳其所在的土地叫安纳托利亚半岛,是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三省交界”的地方。
因此,它自古就是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40年来已经发生了9次大规模地震。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且它处在亚洲的最西边,是欧亚的分界,北面是黑海,西面是爱琴海,南边是地中海,隔海相望就是非洲。
绝对的好地方,战略要冲,自古必争。
这就导致这一区域战乱频繁、常年经历社会动荡、政权更迭……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扼守欧洲、亚洲的伊斯坦布尔

 
从历史上看,我们会发现:土耳其艺术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且足够坚挺。
 
土耳其历史悠久,位于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沟通东西,多元的文化在此融合,并经此传播到更加广远的地方。
 
这些文化之所以能获得广泛传播,被不同文明接纳和吸收,主要因素就在于它自身足够历久弥新。
 
被大地震摧毁的土耳其艺术,无法再打卡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朽的。
 
即使是经历了几千年甚至数万年岁月的古迹,也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而任何一处文明的损毁,都是人类的巨大损失。
 
希望土耳其人民能够早日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希望土耳其艺术能够早日恢复生机。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设计癖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设计癖」,并给出设计癖原文链接,侵权必究。

你此刻的心情

  • 30

  • 0

  • 3

  • 2

  • 0

    全部评论(0)

相关文章推荐

联系我们